首页>联盟新闻>中国标准如何完成赶超使命 “闪联”模式扛起民族大旗

中国标准如何完成赶超使命 “闪联”模式扛起民族大旗

2005-12-12

  一直以来,技术标准的缺失和滞后,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发展的软肋所在。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大距离的赶超和跨越,实现中国标准的崛起,就成为我国许多企业和组织最大的理想。而在2004年10月12日举行的第六届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闪联”快速产业化的奇迹,无疑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曙光——
  在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标准工作组(简称闪联标准工作组)一年成果汇报上,国内家电行业的骨干企业长虹正式签约闪联标准组,长虹的加入使闪联标准组正式成员达到了三十名,一个包括IT、家电、通讯、电信和科研院所的标准联盟已经卓然而出。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和长虹分别发布了自己的首款闪联笔记本、投影仪、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等产品。这些产品之间可以自动发现、动态组网、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把人们梦寐以求的科技未来愿景:即摆脱具体物理环境和设备的约束,让计算无处不在,让信息随时、随地、随意可得,正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从2003年7月“闪联”的成立,到众多知名厂商和学术机构纷纷响应,从远景的美好描述到全线概念产品的出现,再到“闪联”产品的大规模落地,短短15个月时间,“闪联”已经完成了从标准的发起到壮大的整个过程。无论从产业化进程的速度和深度,还是响应者的规模,以及对最终消费者兑现出的价值,“闪联”都是迄今为止一个由企业发起的真正市场化的成功标准。这显然也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标志性事件,“闪联”探索和成功的模式,必将为中国未来标准制定和发展指明方向,成为中国标准的一面旗帜。
关山飞度中国标准成功抢跑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技术标准正成为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最重要手段的过程中,“中国标准”所处的位置相当尴尬。改革开放以前,国内相对闭塞,是以研究所为主体制定标准,自己制定自己用,独立于世界之外“自成一体”;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但由于跟国际发展相差很远,只能采取“拿来主义”,把国外的标准拿来就用。这使中国企业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一些国家每每利用“标准”,对中国企业树立起高高的壁垒。据统计,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遭遇过国外技术壁垒,每年由此造成的出口直接和潜在经济损失约500亿美元。
  而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以市场换取资本和技术向以市场换取技术和标准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条件下,中国标准的建设、完善早成为当务之急。如果说,由政府部门来制定计划,委托科研院所为主进行开发,而企业只是作为参与方的传统技术标准管理工作模式,是中国标准的主流的话,那么,“闪联”这种完全来自于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标准探索模式,则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强大生命力。
  2003年7月,由5家行业内的领导企业——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等发起,闪联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和传统技术标准管理工作模式不同,闪联标准工作组主要是企业主导,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导向。这一新思路和新模式一方面体现了政府部门对于新形势下技术标准的制定应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准确定位和把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充分调动企业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通过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护产业利益的积极性。
  闪联的宗旨在于,解决信息设备之间应用割裂的问题,实现设备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终端并不能完全解决人们随时随地随意获取信息服务的愿望。信息终端的功能单一,应用割裂,资源不充分,各种信息设备之间互联互通成为一大难题。富有意味的是,在此前后,国际上也在开展和闪联标准工作组类似的工作。而相比之下,工作组计划开发的IGRS协议相关技术属于目前世界信息技术领域最先进的技术。闪联使中国企业在标准上抓住了一次良好机会。
  而随后,随着华为、中国电信等国内顶尖企业公司的的加盟,以及北大、清华、中科院计算所等著名科研单位的陆续加盟,闪联逐步形成以企业为龙头、科研院所为后盾的完整的标准产业联盟。而2004年4月著名的上海CEBIT展会上“闪联”一口气展出了基于闪联标准的全线概念产品,“首届中国技术标准产业会高峰论坛”的召开,闪联的工作可谓富有成效,步步推进。而现在,闪联已经捧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对最终消费者的利益上,在对中国标准建设的信心、示范上,闪联交上了不错的答卷。
  在发达国家一直把持的技术标准上,中国开始成功抢跑。
创新制胜“闪联”背后的力量
  但是,要建立一套中国自己主导,而又和世界体系兼容的标准体系,谈何容易。标准的背后,往往是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积累,对核心技术上的把握,是对技术发展和投入的策略远见。同时,也是在发展模式上、产业化模式上创新的结果。
  在高交会闪联标准工作组一周年成果汇报会上,闪联产品把一些人们只能在科幻电影中的科技场景和美妙应用,全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闪联媒体娱乐演示了TCL电视、康佳家庭影院、长城PC和联想闪联机顶盒之间的无线互联和虚拟媒体库的应用。闪联办公演示了如何通过闪联协议,使长城笔记本和联想笔记本之间进行无线切换,在长城笔记本和联想投影仪之间也能进行无线投影。闪联家庭影院则表现了如何通过康佳和长虹的电视观看联想电脑中的电影大片的场景。最后闪联拍照演示了通过联想手机照相后在长城笔记本和康佳电视上显示的应用。中国人自己的标准引导中国数字生活时代的梦想已经初露端倪。
  在闪联大放异彩的背后,首先是市场化的力量。“闪联”的创新来自于他面向市场和消费者。而市场化的威力和生命力,早已经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潮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应证。只有顺应市场潮流,才能成为时代的宠儿。
  闪联的成功,同样归结为中国企业对技术把握和远见。通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积累和进步。技术投入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不仅建立了各自以研发中心为基础的研发体系,还各自初步构架起崭新的技术布局,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持续向核心技术领域挺进。作为闪联成员,各个企业早就在尝试着“互通互联”,如联想的“关联应用”、TCL基于“数字高清电视”基础之上的3C融合战略、康佳的“e家居计划”、海信的“3C战略”、长城的“IF战略”等。而有了技术底蕴,闪联标准才有持续进步的引擎。正如中国工程院何新贵院士所说,闪联标准作为中国企业的原创技术,是符合技术发展的潮流,闪联标准的快速产业化是中国技术创新的道路和发展模式的一个成功典范。
突出重围中国标准的创新旗帜
  关于标准,信息产业部娄勤俭部长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在当今社会,技术标准是一种发展秩序和规则,通常情况下,专利影响的只是一个或若干个企业,标准影响的却是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标准的形势并不乐观。据统计,在全世界的1.6万项国际标准中,99.8%是由国外机构制定的,中国参与制定的不足千分之二。我国现有国家标准19278项,其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仅占43.5%。在高科技领域尤其如此。除了在汉字编码字符集、VCD和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有少量标准被纳入国际标准外,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被动地执行国外提出的标准。而没有标准屏障,中国企业只能让“EVD”专利风波一再重复上演。
  出路只有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自己主导,影响国际的标准,中国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才能不受制于人。而闪联标准作为中国标准产业化的一面旗帜,它的快速产业化和标准组成员的不断壮大,不仅表明中国自主标准的制定已经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而且闪联的产业化所带来的各种崭新的应用体验,也将极大的刺激消费者对数字产品的需求,促进中国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颇具规模的闪联产业链。
  当然,立足民族自主知识产权,但又不局限于与此,是闪联标准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另一关键。闪联标准开放和兼容的心态,其通过与国际标准组织合作交流,从而迅速崛起的过程表明,只有和国际标准对接的标准,才符合产业规律,更具生命力,也更能带动整个产业健康发展。
  无论如何,闪联标准的崛起,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已经有能力制定自己主导的标准、并去引导国际标准。事实上,到今天为止,在EVD、3G上的中国标准已经轮廓初现。而关于数字电视、教育信息化、IPv6、Linux、网格等标准也在制定之中。中国企业正在挺起自己技术标准的脊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闪联这面鲜明旗帜的背后,必然是众多中国企业和组织获得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有益的启发、赶超世界标准的信心。而正是在这一标准赶超潮流中,中国依靠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向着获取成本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的目标不断迈进,成功地融入整个世界标准体系之中。

 

Copyright © 2017 闪联产业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51284号-1